去年就崭露头角的抢票插件,今年算是出尽了风头,而闹得沸沸扬扬的抢票事件也给某些企业制造了千载难逢的事件营销的机会。在此次“抢票插件营销大战”中,最为抢镜的就是猎豹浏览器。把抢票插件做成了事件营销,借机扩大知名度和曝光度,增加用户量。
澳煦广告传媒将本次猎豹浏览器的事件营销的历程,大概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产品定制、广告推送、事件营销、病毒传播四个阶段。
1、产品定制:在此次“抢票插件大战”中,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推出专用浏览器。但是在所有的版本中,猎豹的浏览器酝酿时间最长,功能最为细化,这些都为其在这场抢票大战中先拔头筹,起到重要作用。
2、广告推送:大部分的浏览器厂家,仅限于在浏览器上挂单个入口,或者在bbs上发单个攻略,而猎豹浏览器除了这些常规动作以外,还花重金动用了广告资源,通过户外广告和WPS广告推送,让更多的网友知道猎豹抢票软件。
3、事件营销:随着抢票大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猎豹以及其他软件频繁地传出被约谈、被叫停的新闻,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猎豹也高调地出现。很多人正是看了央视的新闻以后,开始留意猎豹浏览器,开始变成猎豹浏览器的用户。除了有关抢票插件的事件营销以外,猎豹还推出了“猎豹送老乡”回家公益行动。
4.病毒传播:猎豹的传播分为三个层次:
1)口碑传播,比如某人用抢票插件抢到票以后,肯定会告诉周围朋友,在春运期间,这种口碑传播的威力极大,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产品好用的基础上:
2)新闻传播。猎豹在新闻传播上,利用了一些新闻网站和bbs,最后不知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还上了CCTV,让传播效应更大:
3)社会化病毒传播。无论是口碑传播,还是新闻传播,最终都会变成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的讨论,最终形成病毒式传播。